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以下簡稱《條例》)、《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0號)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全市各級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實際編制。報告主要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六個部分。報告中的數據統計時限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總體情況
2021年,是??谑小笆奈濉遍_局起步之年,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之年。一年來,我市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圍繞中心工作,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創新政務服務,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集中展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活力,以公開促規范、促落實、促服務,助力我市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主動公開方面
加強政策精準推送和優化政務服務。一是加強政策梳理,實現政策精準推送。全面加強涉企政策梳理公開,對涉及企業發展、融資服務、人才政策等信息進行全面梳理,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各類政務新媒體等形式進行公開。通過舉辦“金融支持自貿港重點園區政策宣講暨金融進園區對接活動”等類似活動,加大政策宣講,點對點指導。打造“政策通”平臺,實現政策精準推送,快速辦理。二是優化辦事流程,創新政務服務。推出“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311項,68個高頻服務事項實現“多件事一次辦”,市級全程網辦事項比例提升至83%。率先打造全省首家7×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超市”。設立“外國人服務綜合窗口”,實施工作許可、居留許可兩證并聯審批。推行工程建設項目“一窗辦理”,實行“分階段核發施工許可”,推動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編制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辦事指南。設立自由貿易港營商環境體驗員,推動政務服務工作改進和優化。
多渠道加強疫情防控信息公開。依托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矩陣,圍繞散發疫情、隔離管控、流調溯源、精準防控、冷鏈物流、假期人員流動等采取的措施及時發布相關信息。2021年我市門戶網站疫情防控專欄共發布450篇信息。組建成立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12345專家咨詢熱線,2021年共接通群眾咨詢電話438610個,辦結率99.98%。發布疫情專家簡報52期,更新疫情防控政策調整486次?!昂??2345”、“??谑忻裼慰椭行摹蔽⑿殴娞柪塾嫲l布疫情信息136條,信息閱讀量達93.43萬。同時,在疫情發生期間,我市召開11場專場新聞發布會,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回應民眾關切。
著力抓好重點領域常態化信息公開。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鄉村振興、惠農惠民資金、就業政策措施等民生保障,公開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和工作成效。2021年,我市共有87個預算部門、76個決算部門及時在??谑姓虿块T門戶網站上公開預決算信息,同步公開我市政府性債務限額、余額、債券轉貸金額、還款金額、償債資金來源。開設惠民惠農政策和資金發放專欄,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公示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提前批)分配計劃,2021年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分配情況。加大教育信息公開,做好各類招生政策發布,組織召開媒體通氣會、接待媒體采訪 80 余次。重點做好“雙減”政策的落地和解讀,通過微信、抖音、傳統新聞媒體等平臺,采取新聞報道、發布會、簡報以及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聚焦就業服務,開展公益性招聘86場,網絡招聘大會、直播帶崗、離校未就業專場招聘會十幾場。及時發布環境質量月報、公報、空氣質量日報、月報、實時數據等信息,按要求在網站上公示環保督察整改情況。
積極回應民生關切。加強政府與公眾的互動交流,暢通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渠道。在??谑姓T戶網站開設重大決策公眾參與專欄,在重大行政決策出臺前聽取公眾意見。打造“??谑姓邌柎鹌脚_”,梳理全市各類政策,以問答的形式對群眾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更好滿足企業和群眾對政策信息特別是居民就業、基本民生、市場主體等方面政策的咨詢問答需求,2021年該平臺發布問答370篇次。依托12345熱線和網絡問政平臺及時處理公眾日常關注的難點問題,全年共辦理各類訴求4022139件,辦結率99.68%。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
依申請辦理工作更加規范。積極與申請人溝通,就復雜申請事項加強與申請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溝通,明確申請人的訴求信息,提高答復的準確性。優化和規范內部辦理流程,完善政府法律顧問、第三方部門會商機制,加強實用性、案例型的業務培訓,提升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水平。
2021年,我市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55件,申請數量較去年減少6.3%;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49件(含上年度結轉申請10件,另有6件申請轉到下年度答復)。予以公開及部分公開114件,占45.8%;不予公開34件,占13.7% ;因本機關不掌握等原因無法提供75件,占30.1% ;不予處理9件,占3.6% ;其他處理17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
規范政府信息管理。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屬性源頭認定,嚴格政府信息發布審核機制,建立政府信息公開與保密工作溝通協作機制,規范政府信息產生、流轉到發布全流程。明確政府網站文件類信息發布要素,如文號、有效性等等,對不符合發布要求的堅決進行整改。
加強政策文件管理和更新。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做好規章集中公開并動態更新工作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3號),對我市當前的規章進行梳理,并按照統一格式,將現行有效規章34件通過??谑姓T戶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集中公開。監督指導全市各部門及時清理失效行政規范性文件,并進行標注,方便公眾查閱。
(四)平臺建設方面
??谑姓W站集約化平臺建設穩步推進。按照“統一部署、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統一管理”的建設原則,2021年我市正式啟動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整合網站政務信息、服務信息以及內部政務應用資源,建立以??谑虚T戶網站為主站、市級各機關、部門單位門戶網站為子站的全市全面集中的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截至目前,已完成平臺搭建,半數子站數據遷移等工作,正在繼續推進子站數據遷移、統一資源數據庫建設、創新模塊開發及與第三方平臺數據對接互相認證等工作。
鎮街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上線。根據國辦進一步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設置的要求,2021年,我市指導各區政府完成鎮街信息平臺上線工作,并根據有關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的要求,合理開設相關欄目。
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2021年,我市依托“??谑幸惑w化平臺行政審批系統”打造了集“查、辦、送”功能為一體、市區一體的惠企惠民政策服務平臺“政策通”,通過深度聚焦企業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推行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加快椰城市民云建設,向全市所有企業、市民、游客提供“一網通辦、掌上可辦”的移動化政務辦事服務、生活便民服務。截至2021年12月,我市椰城市民云APP已接入73家省、市單位,整合各類服務508項,注冊用戶數突破250萬,服務人次超過2.7億,并在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多部門一網通辦、電子證照應用推廣等方面都取得創新性成果。
(五)監督保障方面
加大監督檢查。2021年,我市組織針對網絡安全、不規范表述以及更新不及時等問題開展3次專項檢查,并及時督促全市各部門整改。對照監管考核指標,做好全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日常監管工作。每天對全市政務新媒體進行檢查,發布政務新媒體檢查登記表230期。每季度對我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開展全面檢查,并形成四期檢查報告并向社會公布。同時,對問題多且整改不力的單位進行約談。
優化考核方式。圍繞政務公開年度重點工作制定考核方案,采取市政府辦公室測評和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社會評估相結合的辦法,確??己说目陀^公正。
加強業務培訓。根據重點工作,結合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先后組織開展線下實地培訓以及線上云培訓,全市各部門一百多人次先后參加培訓,不斷提高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3 | 6 | 34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78 | 11 | 261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1134191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2204737 | ||
行政強制 | 85347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10196.06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232 | 13 | 0 | 0 | 0 | 0 | 245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8 | 2 | 0 | 0 | 0 | 0 | 1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97 | 7 | 0 | 0 | 0 | 0 | 104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2 | 0 | 0 | 0 | 0 | 0 | 2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3 | 0 | 0 | 0 | 0 | 0 | 3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9 | 1 | 0 | 0 | 0 | 0 | 10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12 | 0 | 0 | 0 | 0 | 0 | 12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4 | 1 | 0 | 0 | 0 | 0 | 5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71 | 2 | 0 | 0 | 0 | 0 | 73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2 | 0 | 0 | 0 | 0 | 0 | 2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5 | 0 | 0 | 0 | 0 | 0 | 5 | |
2.重復申請 | 3 | 0 | 0 | 0 | 0 | 0 | 3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13 | 4 | 0 | 0 | 0 | 0 | 17 | ||
(七)總計 | 234 | 15 | 0 | 0 | 0 | 0 | 249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6 | 0 | 0 | 0 | 0 | 0 | 6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結果 | 結果 | 其他 | 尚未 | 總計 | |||||
9 | 5 | 7 | 0 | 21 | 12 | 2 | 8 | 4 | 26 | 2 | 0 | 2 | 0 | 4 |
五、存在問題以及改進情況
(一)存在問題。一是主動公開信息的精準性還有待提高。部分信息雖已按要求主動公開,但公開的內容有所欠缺,未能按照文件要求及時精準發布。二是政策解讀質量有待提高。當前我市各部門政策解讀以文字解讀為主,解讀形式單一,內容實用性不高。三是日常監管不到位。當前我市各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對監管指標不夠了解,日常監測力度還是有所欠缺。
(二)改進措施。一是細化公開要素,責任到部門到個人。二是明確政策解讀要點,鼓勵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和形式來提升解讀效果,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二次傳播作用,構建多角度、多形式的解讀方式。三是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尤其是要完善部門日常讀網監測機制。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本年度沒有收取信息處理費用。